上诉人吕安鸣、吕兴鸣因房屋所有权颁证纠纷一案二审判决书

2016-08-30 17:26
上诉人(原审原告)吕安鸣。

上诉人(原审原告)吕兴鸣。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六盘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所地六盘水市钟山区钟山中路开拓大厦。

法定代表人杨坚,系该局局长。

原审第三人盘县刘官供销合作社,住所地盘县刘官镇新街。

法定代表人张大全,系该合作社主任。

上诉人吕安鸣、吕兴鸣因房屋所有权颁证纠纷一案,不服贵州省水城县人民法院(2015)黔水行初字第90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经审理查明,原告吕安鸣、吕兴鸣与第三人盘县刘官供销社争议的房屋位于盘县刘官新街,建筑面积334.73平方米。该房始建于五十年代初。1956年9月,二原告的爷爷吕纯一以四方桌、温水壶、房屋等财产作价433元入股原刘官屯公私合营食堂,并领取了相应的股息。八十年代初,刘官屯公私合营食堂并到盘县刘官供销合作社。2008年11月,盘县刘官供销社申请房屋产权登记,六盘水市房产管理局委托盘县房产管理局核发了盘房权证盘县字第00004856号房屋所有权证给盘县刘官供销社。将二原告与盘县刘官供销社争议房屋一至二层建筑面积334.73平方米,登记属盘县刘官供销社所有。二原告不服,遂提起诉讼。

原审认为,二原告与盘县刘官供销社争议的房屋,系二原告爷爷吕纯一以四方桌、温水壶、房屋入股到原盘县刘官公私合营食堂,并领取了相应股息。根据中共中央统战部、商业部(83)商管字第5号《关于索要强占原公私合营企业、合作商店营业用房问题的处理意见》规定,即“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时,经过清产核资,将流动资金和营业用房、设备及其他用具等固定资产转为公私合营企业的资产,国家已按年息发给定息,定息发至一九六六年第三季度。公私合营企业的资产(包括原来核定投资的房屋)已属国家所有,不应退给本人”。六盘水市房产管理局将该房屋登记属盘县刘官供销社所有,认定事实清楚,登记程序合法,二原告认为争议房屋系其家自建、未入股的辩解意见,证据不足,不予支持,依法应予驳回。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吕安鸣、吕兴鸣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0元,由原告吕安鸣、吕兴鸣负担。

宣判后,上诉人吕安鸣、吕兴鸣不服,向我院提起上诉称:1、被上诉人及第三人均没有一份证据能证明本案争议房屋及土地使用权入股并分红,争议房屋是上诉人的母亲丁桂芝修建的,但入股的是吕纯一;2、争议房屋从修建之日起至今一直由上诉人家使用,在被上诉人颁证之前从未发生权属变更;3、被上诉人向第三人盘县刘官供销社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中土地用途是商业用地,本案争议土地为住宅用地;4、对争议房屋所占用的土地,被上诉人及第三人均无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既无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也无交纳土地出让费的依据;5、被上诉人没有证据证明其颁证程序合法,没有按照《土地登记规则》第十五条以及《贵州省土地登记条例》第二条、第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公告;6、被上诉人于1999年作出的盘府国土字(1999)6号处理决定实际上已否定了1998年的颁证,(1999)6号处理决定明确了上诉人的母亲丁桂芝于1954年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并新建了房屋,也明确了土地是国有的而不是由第三人刘官供销社享有使用权。综上,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支持上诉人在一审中的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六盘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第三人盘县刘官供销合作社二审中未向本院提交书面答辩意见。

各方在二审中未向本院提交新证据。

除一审查明的事实以外,二审另查明:2004年9月13日丁桂芝等5人在请求盘县政府退还房屋的紧急申请中认可其在1956年9月将自己的房屋财产入股参加了公私合营饭店。

本院认为,根据清理财产核资登记表、公私合营盘县刘官屯食堂私股投资及收入情况表、公私合营盘县刘官屯食堂股息证明单、1964-1995年丁桂芝的工资明细表以及丁桂芝等5人的紧急申请可以证实,上诉人家修建的房屋已经于1956年进行公私合营入股的事实,根据中共中央统战部、商业部(83)商管字第5号《关于索要强占原公私合营企业、合作商店营业用房问题的处理意见》关于公私合营企业的资产(包括原来核定投资的房屋)已属国家所有,不应退给本人的规定,上诉人无权再主张该房屋和土地的权属,被上诉人依据权属来源的事实,对其进行核实后向第三人盘县刘官供销合作社颁发权属证书的行为并未违反法律规定,上诉人的上诉理由无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吕安鸣、吕兴鸣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宋景伟

代理审判员  何与芹

代理审判员  武 静

二O一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书 记 员  李炳兰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法学学习 http://wenshu.nlaw.org/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