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梅诉被告魏新功、姚萍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2016-07-08 19:55
夏晓梅诉被告魏新功、姚萍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提交日期:2013-08-02 11:42:07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2)管民初字第1663号

原告夏晓梅,女,1965年2月22日出生。

被告魏新功,男,1967年8月3日出生。

被告姚萍,女,1962年6月15日出生。

原告夏晓梅诉被告魏新功、姚萍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夏晓梅到庭参加诉讼。被告魏新功、姚萍经本院公告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进行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原告与二被告系熟人关系,二被告系夫妻关系,原告在被告姚萍开的商店当过营业员。2005年3月2日、3月10日、3月11日,被告魏新功即姚萍的丈夫以商店资金周转不开为由,向原告借款并出具书面借条三张,内容为:“今借夏小梅现金贰万元整,月息壹分伍厘”及“今借夏小梅现金壹万元整,月息壹分伍厘”,“今借夏小梅现金壹万元整,月息壹分伍厘”,双方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现原告已不在被告处工作,多次向二被告催要借款,二被告均以经济困难为由拒绝偿还,故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1、二被告偿还借款本金4万元及利息22800元(暂计算至2012年8月);2、本案诉讼费由二被告承担。

被告魏新功、姚萍经本院公告传唤,未到庭,无答辩意见。

经审理查明:

一、2005年3月2日,被告魏新功向原告夏晓梅出具借条一张,载明:“今借夏小梅现金贰万元整(20000.00元)月息壹分伍厘”;2005年3月10日,被告魏新功向原告夏晓梅出具借条一张,载明:“今借夏小梅现金壹万元整(10000.00元)月息壹分伍厘”;2005年3月11日,被告魏新功向原告夏晓梅出具借条一张,载明:“今借夏小梅现金壹万元整(10000.00元)月息壹分伍厘”。庭审中,原告称被告支付利息至2009年5月,之后被告再未支付过利息,后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不能偿还借款,引起争讼。

二、2013年7月22日,河南省遂平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出具的“婚姻登记记录证明”主要载明:魏新功(身份证号:412823196708030015),1967年8月3日出生,户籍地在河南省遂平县建设路347-62,在1985年10月8日与姚萍(身份证号:412823196206150084)登记结婚。

以上事实,有原告举证及庭审笔录等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本案为被告缺席审理的案件,原告夏晓梅持有被告书写的借条,借条中虽载明的出借人名字为“夏小梅”,但根据原告的陈述、借条载明的内容及该借条由原告持有的情况,可以证实被告魏新功曾于2005年3月份分三次向原告借款4万元的事实;另,依据河南省遂平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出具的“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可以证实二被告系夫妻关系且借款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事实,在二被告缺席,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已偿还借款及该债务并非夫妻共同债务的情况下,原告主张二被告共同偿还借款4万元,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关于原告主张的利息,被告在借条上写明有利息为月息壹分伍厘,该约定并未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故该约定合法有效,依该约定计算,4万元借款的月利息为600元;原告自述自2009年5月以后被告再未支付过利息,二被告亦未到庭提供证据证明自2009年6月以后支付过利息,故原告要求二被告支付自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的利息本院予以支持,经计算该数额为22800元。二被告经本院公告传唤,未到庭,没有提交相应证据,故应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一款、第一百零八条及有关法律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魏新功、姚萍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原告夏晓梅借款本金人民币40000元及利息22800元(利息按月息壹分伍厘自2009年6月份计算至2012年8月份)。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370元及公告费560元,由被告魏新功、姚萍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一式十五份,上诉于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并于上诉之日起七日内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缴纳上诉费,并将缴费凭证交本院查验,逾期视为放弃上诉。

                                             审  判  长  刘  奇

                                             代理审判员  杨松华

                                             人民陪审员  谷玉仁

                                             

                                             二○一三年七月二十五日

                                             

                                             书  记  员  要忻辰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法学学习 http://wenshu.nlaw.org/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