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启、孟爱姣与范红霞、范明山、李玉英生命权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2016-07-08 19:54
徐志启、孟爱姣与范红霞、范明山、李玉英生命权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提交日期:2013-08-02 09:46:59
河南省濮阳县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13)濮民初重字第25号

原告徐志启,男,汉族,1966年7月24日出生。

原告孟爱姣,女,汉族,1965年6月2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陈连法,男,汉族,1948年7月出生。

被告范红霞,女,汉族,1992年11月5日出生。

被告范明山,男,汉族,1968年7月15日出生。

被告李玉英,女,汉族,1967年3月15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常学伦,男,汉族,1975年10月3日出生。

原告徐志启、孟爱姣诉被告范红霞、范明山、李玉英生命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2年1月5日作出(2011)濮民初字第1955号民事判决书,原、被告均不服,提出上诉。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2年6月26日作出(2012)濮中法民二终字第133号民事裁定书,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徐志启、孟爱姣及其委托代理人陈连法,被告委托代理人常学伦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徐志启、孟爱姣诉称,死者徐守谦与被告范红霞已自由恋爱三年之久,双方及家人已经商定,准备于2011年年底登记结婚,但一场不幸的灾难发生在徐守谦头上。2011年10月8日徐守谦受未婚妻范红霞指意,开着自家的四轮拖拉机去被告家中帮忙耕地。中午徐守谦在被告家中吃饭并喝酒,约15时30分左右开车返回,当行驶到漫渡村北约1公里处徐守谦翻车身亡。徐守谦父母只有这一个儿子,当时就哭得死去活来。对这起事故双方都没有主观上的错误,是意外事故,但是受害人是在被告多次催叫的情况下才去的被告家,犁地是事实。受害人是给被告进行的帮工,对此,被告对受害人的死亡有一定的过错,没有尽到注意义务,被告应该对原告进行补偿。请求依法判令被告承担补偿责任。要求三被告补偿原告死亡赔偿金55237.3元,丧葬费6839.25元,精神抚慰金25000元,共计87076.55元。

被告范红霞、范明山、李玉英辩称,原告没有合法有效的证据证明被告要求本案受害人前去帮忙,同时,本案的原告代理人陈连法以及刘俊广,曾与2011年10月30日曾对本案的被告范红霞作了调查笔录,在笔录中被告范红霞对该帮工关系予以否认。同时,原告说的不是事实,被告没有任何过错和过失。从原告提供的注销证明中,可以看出事故原因为生产事故,事故发生地就在本案受害人自家所耕种地块的附近,所以,本案极有可能是去自己家的地里去耕种产生的事故。综上,原告诉讼无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本案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出现这种事,被告范红霞也很痛苦。

经审理查明,死者徐守谦与被告范红霞系恋爱婚约关系,2011年10月8日徐守谦开自家四轮拖拉机去被告家中帮忙耕地,在被告家中吃过中午饭后驾驶四轮拖拉机返回,行驶在距王称固漫渡村北约1公里处翻车致其死亡。

本院认为,死者徐守谦与被告范红霞系恋爱婚约关系,死者前去被告家中帮忙不管是出于本意还是受被告方邀请,均无可厚非。对于死者徐守谦在返回途中遭遇不测,是双方不想看到的事实,同时给原、被告精神上均造成了巨大伤害,原、被告双方在主观上均不存在过错,但毕竟徐守谦的帮忙行为是出于善意,依据公平原则被告方对于徐守谦的死亡应给与适当的经济补偿。根据事实及双方的利益平衡,本院依法酌定三被告共同补偿原告经济损失2000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及相关法律政策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范红霞、范明山、李玉英共同补偿原告徐志启、孟爱姣损失20000元,限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

二、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当事人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976元,由原告承担1522元,被告承担454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提出副本八份,上诉于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于振民

                                             审  判  员    霍存行

                                             人民陪审员    杨会芳

                                             二○一三年七月十八日

                                             代理书记员    张慧艳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法学学习 http://wenshu.nlaw.org/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