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景聚江诈骗一案

2016-07-08 19:51
被告人景聚江诈骗一案
提交日期:2013-08-01 15:03:53
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书
(2013)安中刑二终字第114号

原公诉机关林州市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景聚江,男,1958年10月26日出生。

辩护人刘伟娜,河南新天河律师事务所律师。

林州市人民法院审理林州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景聚江犯诈骗罪一案,于2013年1月25日作出(2012)林刑初字第318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景聚江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安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晁艳静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景聚江及其辩护人刘伟娜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原判认定:一、2011年11月27日,被告人景聚江隐瞒真相,和其妻子侯某某与被害人李某某签订房屋买卖协议,将其在林州市原康村路西54号的房产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李某某,并把房产评估报告提供给李某某。二、2011年12月3日,被告人景聚江又将其在林州市原康村路西54号的房产以32万元的价格卖给被害人关某某,并将房产证、土地使用证、其与其妻子侯某某的结婚证、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证件提供给关某某,景聚江和侯某某共同在收到条上签名、捺印。得款后,景聚江于2011年12月19日携全家外逃,下落不明。

原判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1、被害人李某某陈述,证实景聚江将林州市原康村路西54号的房产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其本人,并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书,景聚江及其妻子侯某某均在协议书上签了字。2、被害人关某某陈述,证实景聚江将林州市原康村路西54号的房产以32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其本人,景聚江和侯某某在现金收款条上都签了字,景聚江把其夫妻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结婚证、房产证、集体土地使用证也交给了其本人。3、证人侯某某证言,证实在其家中,其和景聚江在李某某拿的东西上签了字,李某某还告诉其景聚江用了李某某60万元;给关某某也签过字,但签过什么记不清了。3、证人申某某、牛某某证实景聚江与关某某以32万元进行房屋买卖的事实。4、证人王某某、石某某等人的证言,证实景聚江借过钱后逃往外地,景家的人就都找不到了的事实。5、被告人景聚江供述其借李某某、关某某钱的事实。6、另有,确认景聚江和侯某某在房屋买卖协议、收到条上签名及指印的鉴定意见、房地产价值评估意见、抓获证明等证据在卷佐证。

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景聚江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作出判决:被告人景聚江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5 000元;责令被告人景聚江退赔被害人李某某60万元、退赔被害人关某某32万元。

上诉人景聚江上诉称:其经营大货车时借过李某某60万元、关某某32万元,因经营亏损造成还不了钱;其没有签过房屋买卖协议,其行为不构成诈骗犯罪。

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原判认定事实不清,借李某某的60万元是债权债务纠纷,不应认定为诈骗;借关某某的32万元,认定为诈骗犯罪证据不足,景聚江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犯罪。

出庭检察员的意见是,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建议二审维持原判。

经审理,二审查明的事实及证据与一审相同,且证据均经一审当庭举证、质证,查明属实,本院予以确认。

关于上诉人景聚江的上诉理由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经查,景聚江与李某某签定房屋买卖协议时的签名和指纹,打给关某某的现金收条上的签名和指纹,经鉴定均证实系景聚江本人所为,其所称没有签过房屋买卖协议的辩解与事实不符,不予采信。景聚江得钱之后携家人逃往外地,对骗款拒不退还,其客观行为已反映其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故上诉人景聚江及其辩护人均提出景聚江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犯罪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

本院认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景聚江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原判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上诉人景聚江的上诉理由和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均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审 判 长  杨彩芳 

                                                 审  判  员  廖奇志 

                                                 代理审判员  贠宁宁 

                                               

                                                 二○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书  记  员  王中强  

安法网8981号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法学学习 http://wenshu.nlaw.org/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豫ICP备10026901号 豫ICP备1002690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email protected]